发布时间:2019-04-09 09:37:14
2050 年,全球逾 75% 人口将居住在所有事物紧密相连的智能网络之中。小至公车站牌和红绿灯,大到政府财税系统,都能融入 各种信息科技,促进社会与环境资源的管理效率,智慧城市将 彻底翻转政府部门治理型态,改善每个人的生活质量。
不过在那之前,人们必须打造足以让上万交通工具、操作系统和个人装置都可以顺畅相通的技术环境。据IDC调查指出,预计2018年在不包含日本的亚太地区(Ape J)智慧城市项目的技术支出,将有望可达到约300亿美元的规模,并将于2017~2022年间的5年内持续增长,预计在2022年前可达约544亿美元。智慧城市的需求越发庞大,世界各国开始采用 AI、5G、物联网采集数据做市政的决策关键。
哪些技术会是 2019 年迈向智慧城市的决定性趋势呢?
1. 5G 成熟,智能应用全面崛起
2019 年号称全球5G 元年。全球的互联网和创新科技会议,话题全离不开 5G 前景。5G 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,让再微小的低阶设备都能连上云端,成为城市大数据一份子。举凡交通运输、医疗公卫以及灾害防治等系统,都能透过大数据和 ai 精确分析人流、物流,分配资源更有效率,可望替纳税人节省大笔开销。
这也意味着,通讯业者和数字创新将占据市场更多分量。如同串流影音、共享交通和外送软件都仰赖广泛的 4G 行动服务和个人通讯装置,5G 也能带来类似创新潮,提升生活便利性。
2. 基础建设成本提高,需从长规划起
城市建设通常由个别承包商独立架设,如监视器、自动照明和路面传感器等,彼此往往没有关联。但在智能城市中,设备串联是大数据来源的基础,所有电路与管线铺设时必须通盘考虑多种需求,不能再以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的方式修补,迫使政府做好长远规划,大幅减少坑坑巴巴的马路和财政报表。
例如新加坡的「智慧国家传感器平台」(SNSP)计划,新加坡政府打算把全国 11 万盏路灯都装上噪音、气温和降雨传感器,以便预测交通事故机率,因此密集咨询物联网和通讯业者,让路灯建设一次到位,减少日后增加新功能的成本。
3.公私部门开始紧密合作
庞大的基建改造过程,需要公部门和私人企业紧密合作,各国财政法规也产生变革,政府借助企业力量、从旁资助的形象更明显。澳洲政府在「智慧城郊计划」就砸下 600 万美元,广邀电力公司 Western Power、区块炼公司 Power Ledger 以及网络系统公司 Cisco 等,一起研发海港城市弗里曼特尔(Fremantle)的分布式能源和供水系统。
4.基础建设得广纳所有通讯模式
过去,网络、电信和电视业者需要架设自己的网络,彷佛多条平行的河流,每一条都只能运载特定物品。但在智慧城市里,基础建设需要广纳所有通讯模式,同时让它们传输得既快又广,势必要从有线传输转向高密度的无线传输。在此趋势下,原本就掌握两种模式的企业得以在最小成本下达到设备效用极大化,也是未来无可避免的发展趋势。